【资料图】
“这养牛可比外出务工好多了,看,这头牛又快出栏了……”6月26日,安军天一亮就起了床,精心照顾起自己的肉牛。
安军是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五马村远近闻名的“牛人”,此前他在外省务工,2021年冬回到家乡后,昭化区烟草专卖局驻村书记王伦广主动上门找到安军,在了解到安军的困境后,向他说明现在政策优势和乡村振兴的大趋势,让他致力在乡创业。
多方打听以后,安军发现肉牛养殖产业见效快,但养牛前期资金投入和场地从哪里来?为此,王伦广联系到当地相关部门,为安军申请到了14万助农补贴,并帮助他确定了养牛场选址,修建了养殖场和化粪池,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养牛场的基础建设就完成了。这让安军养殖信心大增,随即到银行申请了2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用于后续经营。
眼看着安军的养牛场规模越来越大,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。为了保证牛养得好,安军总是买最好的草料,这确实让肉牛的品质的得到了保障,但是不断上涨的草料成本让养牛场的发展一时陷入资金周转困境。无奈之下,他又拨打了王伦广的电话。
“这事你不要太担心,你养牛场周围有几户人家外出务工,我去联系,让他们的土地租借给你,你自己种植饲料,这样就可以节约一大笔成本。”王伦广说。
一周后,王伦广再次来到养牛场时看到一袋袋青贮玉米苗,安军笑着解释说:“多亏了您帮我出谋划策,我已经和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,租了他们的土地专门种植牛吃的青贮玉米。几个月时间,自家牛儿就能吃到自家饲料了!”安军探索的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,不仅让他的养殖业草料成本降低了,同时周边农户在此务工种植玉米也获得了另一份收入。
安军不仅在“节流”上想办法,更是主动“开源”。看着每天堆积的大量牛粪,他又打起了算盘:“这么多粪料,不如变废为宝,做成有机肥!不仅可以给我的玉米地施肥,用不完的还可以拿去卖。”说干就干,安军买来专用机械。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牛粪,进行了干湿分离和发酵,变成了有机肥。一年下来,安军厂里的有机肥产量可达到50吨,不仅满足了自己的种植需求,一部分有机肥还卖到了附近有机肥加工厂。
在政府的帮助下,安军打造了肉牛养殖为主体,青贮料基地种植,粪污加工有机肥料为一体的产业链条,改变了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,发展现代绿色农牧业,提高了自己多渠道的收入。
目前,安军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100万元,现有60头牛。2022年,他仅养牛毛收入就有50万元,生态农业产业链条共计收入100余万元。
如今安军已经还完了之前的贷款,尝到了“甜头”的他,准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,“等到门口那几百米路修好后,我的牛出厂就更方便了,规模也会更大。如果有机会的话,我还想探索数字化养牛模式。”对于今后的日子,安军满怀信心,欣喜之情溢于言表。(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张耘 杨黎明)
关键词: